201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黄金首饰行业存在千足金饰品纯度不足的现象,在行业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千足金首饰的检测,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X荧光光谱分析法(俗称无损分析),这也是目前行业通常使用的检测方法。优点:对产品不破坏,检测效率高;缺点:只是对饰品表面测试,又受样品表面平整度的影响,还受检测仪器的分辨率限制(常用X荧光光谱法测定千足金的误差约0.3%)等。二是化学法(俗称有损分析),优点:准确度高;缺点:要破坏样品,检测时间长、效率低。
针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千足金产品确有纯度不足的问题,销售企业和消费者不必过度惊慌。现就此事提出以下建议:
1、企业对产品应高度重视。对库存以及上柜产品进行检查,尤其要关注带有焊点的千足金产品,可按供货渠道进行分类,发现有疑问应及时撤柜检测,若纯度不足可降低纯度标识修改印记、标签等标识后销售。对已经销售的产品,若有问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处理。
2、企业对管理需再度加强。选择可靠的供货商,并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控制手段和程序,对所进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把控,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绝不遗漏任何一件。
3、企业对消费者要认真负责。在销售产品时,认真细致进行检查核对,耐心解答消费疑问,保持产品印记、标签标识、产品介绍、销售票据等内容一致,对有疑问的产品及时检测或退厂。
4、消费者对首饰市场应充分认识。自古以来,黄金就是硬通货,在目前的环境下,因销售渠道多,装饰性强,便于收藏,价值趋涨,变现便捷,受人喜爱。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又会存在大厂小厂料源不一,工艺不同,手段差异,目的一致但结果偏离等现象,所以消费者应充分认清市场,认准企业,认定产品,认知日常检测质量把控的重要性但同时还需认识和理解无损检测所存在的缺陷。
5、消费者对首饰产品应尽量了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黄金饰品千足金是指含金量达到999‰的,足金是指含金量达到990‰的,18K金是指含金量达到750‰的。不同的产品的工艺和性能有所不同,按照国家标准及相关管理规定,首饰印记和标签所标注的以及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等内容应是明确的,可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